《东莞市2005年—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正式出台

发布时间:
《东莞市2005年—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正式出台
“一主八副”商业中心10年建成
  令社会各界期待许久的《东莞市2005年—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日前正式出台。未来10年内,东莞市将建成以“一主八副”商业中心为主导,以城镇商业为支撑,以社区商业为基础,以各类商业街为特色的商业网点体系。这是记者昨日从东莞市经贸局获悉的消息。
  目标
    “一主八副”织就商业大网
  规划显示,此次城市商业网点总体布局主要由“一主八副”,包括城市商业主中心及城市商业副中心、城镇商业组团、社区商业组合四级商业功能区构成,重点是对城市商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商业主中心、副中心,重点调控商业中心区范围及商业发展定位。适度调控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零售网点、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专业会展场馆和四五星级酒店等大型商业设施的新建和发展。
  其中,“一主”是指建设一个以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主要商圈为核心的东莞市商业主中心,“八副”是指发展松山湖、虎门、常平、厚街、塘厦、长安、樟木头、石龙八个商业副中心;此外,包括大型零售网点、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酒店、物流基地及会展中心等特色行业。
  规定
    新建大型零售网点要听证
  记者还获悉,新规划颁布实施之后,凡新设立或扩大至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零售网点和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须由市流通主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听证委员会和举行听证会,对其设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使大型商业网点开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经贸部门表示,听证会出具意见后,拟开设大型商业网点方持听证会的综合意见,到市经贸、发改、国土、城市规划、工商、外经贸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有关部门将听证会意见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
  此外,规划也明确指出住宅禁商,属居住性质的房产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而新增和调整的商业用地,属经营性用地的必须纳入土地有形市场进行招标拍卖。
  远景
    有可能成为省域商务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的商业大网的形成,东莞有可能成为广东省新的商务中心。
  据介绍,按照规划显示,未来10年内,东莞的商业定位为省及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同时也是内外贸易、物流、旅游、会展等第三产业功能突出的现代流通业枢纽型城市。也就是说,与第一次进行商业规划不同的是,此次对东莞商业网点规划的设计,其参照背景已扩大至省及珠三角这一层面,其辐射作用尤为突出。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系主任杨继学副教授认为,规划当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在所涉及的行业及产业中,商业辐射范围与商务配套功能得到了有效而充分的结合,这就意味着“商业发达,酒店就会发达,酒店发达就会带动整个商务中心的大发展”。另外,“东莞的外资企业分布高、产品配套也很完善,珠三角的外企老板都习惯来东莞进行发展、采购,再加上东莞的星级酒店比较实惠,预计7年—8年间,广东的商务中心将会向东莞转移。”
  解读
  东莞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先后出现了四个版本,它们分别是2004年10月的初稿、2005年3月的送审稿、2005年5月的送批稿、2005年12月的最终稿。
  在这里我们选取后3个版本。从这3个不同版本中,我们可以完整地追溯从规划整体思路到具体布局的两大关键变化的过程。或许,人们能够从这些变化中,探寻出东莞对整个商业布局细致的思路变迁。
  整体思路的演变
  主副商业中心的由来
  版本一:2005年3月的送审稿
  规划了莞城、东城和万江3个市域商业中心;南城(近期)和松山湖(远期)两个市域商务中心;石龙、虎门、常平、厚街、长安、樟木头、塘厦7个区域性商业中心。
  版本二:2005年5月的送批稿
  建设一个以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主要商圈为核心的东莞市商业主中心,发展松山湖、虎门、常平、石龙、厚街、樟木头、长安、塘厦8个商业副中心。
  版本三:2005年12月的最终稿
  与“版本二”一样。
  话外音 去年4月份的专家评审会议后,原来市域商业/商务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的提法被取消,替代的是主、副商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