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界资金链危机调查 已经没有什么付款能力
发布时间:
9月14日,家世界天津南楼店。
偌大的超市促销活动频频,但客流量并不大。48个收银台只有12个可以交费,顾客仍不需排队等候,甚至还有几位收银员无事可干;经常可以看到空置货框的货架上疏密不齐的摆放着可乐、油、盐、茶等常用商品;而写着"对不起,此商品暂无货"的红色小标签随处可见。"最严重的时候,调味品那两架都快空了。"一位促销员说。
家世界其它超市情景大致如此,比如其总店——天津东丽店,门口的布告栏也贴满了统一、美宝莲等品牌部分产品缺货的各种信息。
供货商之痛
"家世界资金紧张是从2005年4月份开始的。"家世界天津一位供货商肖荪(化名)回忆说,从那个月开始,家世界开始将供货商的货款推迟1-2月支付。到今年,货款拖得更长,甚至有部分1月份的货款8月份才到账。
"在天津,欠款几百万的大有人在,上千万的也不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对此,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行政总监刘正建以集团不清楚旗下公司具体状况为由拒绝予以评价。
为了延长还款期,家世界后来又向供货商提出了"超五月账期"概念——超过5个月的账款才列入可还款之列。
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供货商都能拿到钱。据了解,家世界将供货商分为几个等级。油、米、鸡蛋等生活必需品及可乐的供货商被划为超A类供货商,还款时优先考虑;康师傅、统一、箭牌等知名品牌被划为A类,也可以拿到部分账款;不知名的小吃、蔬菜、咸菜等被划为B类,这类供货商从去年迄今拿不到钱的大有人在。
"现在家世界已经没有什么付款能力了,为了减少债务他们开始大量扣钱。"肖荪说,家世界将原本打算关闭的天津南楼店重新"装修"了一番后,又向供货商征收赞助费和单品条码费。"这样一来每个供应商至少掏1万到2万元。"肖荪说。
据了解,现在已经有不少供货商破产。比如一个咸菜供货商两年来为家世界提供了十几万元的货品,至今不仅没有拿到账款,反而以赞助费等名义被扣除了数万元,倒欠家世界各种费用近4万元。
在太原、西安、青岛等地同样有欠款现象发生。在太原,当地30余家供货商已举行家世界超市维权会;在西安,100多名供货商联名讨要货款;在青岛,已有供货商连续4个月没有结过账。据了解,天津地区已有多家供应商向法院提出诉讼,并且成功追回账款。为了应对众多官司,家世界已聘请了4名知名律师。
据悉,供应商上诉后,家世界一般采用庭外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即归还一部分账款,剩余部分账款需在供应商继续供货的情况下再行归还。"这样虽然可以拿回一部分钱,但是要拿回剩下的钱只能让你越陷越深。"一位供货商表示。
祸起上市
家世界前身是一家叫做克瑞斯的房地产公司,家世界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杜厦以此赚到第一桶金,大约5亿人民币;1994年转身零售业,1996年成立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家居建材超市、房地产公司。在河南、山东以北,甘肃以东的12省市建有82家超市,号称中国北方最大超商之一。据公开报道,杜厦在集团个人持股比例为60.01%,2005年家世界营收95亿元。
"家世界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因为想上市。"一位曾经在家世界工作了近4年的员工如此评价。
据了解,2004年11月,杜厦首度向外界透露将于2005年6月—9月上市的计划。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实现。此后,家世界并没有放慢上市步伐,更在2005年、2006年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
在杜厦"集束式策略"的指导下,家世界以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主要阵地,在天津、西安、宝鸡、咸阳、唐山、保定、兰州等大多数北方二线城市广泛布点,今年大规模挺进东三省。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家世界目前的门店数目已经扩充到82家。
在家世界天津总部的采购办公楼里,进门就是一幅用红色标注的家世界华北区域分布图。记者发现,家世界华北区近30家门店,有近一半都是2005年后开的。而店铺的分布似乎也不讲究,天津南楼店和南楼北店相距不过300多米。
单店的销售能力也在下滑。"北京的分钟寺店、西四环店自开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述曾在家世界工作过的员工说。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华北区域,家世界赢利的店面数量远小于亏损的店面。
此外,杜厦还为家世界组建了一个由全世界资深零售精英组成的超级豪华管理团队,以增加上市砝码。这个团队包括曾任美国零售业巨头凯马特集团高级副总裁的保罗·休伯;曾任泰国Tesco Lotus首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