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拓展中高档百货业有待市场检验

发布时间:

    物美集团旗下的新华百货刚开业4个月就抛出要在2007年完成7亿元销售额的计划,并高调推出仿照超女运作模式进行的“新华丽人形象大使”活动,以期提升品牌形象。而物美集团目前寄予新华百货的希望不仅仅是做好这一家店,而是希望进一步拓展百货业大门,甚至提升整个物美的品牌形象。
    物美未来并不明朗
    张文中时代的物美以在北京开连锁超市发家并称霸市场,而从2006年初开始,物美向全国商业领域
    扩张的步伐明显加快,接连出手并购。对象分别包括美廉美超市、银川新华百货和江苏时代超市等全国知名商业品牌。
    一年之内在三个不同区域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并购,物美在零售业内似乎风头正劲。但是,因实际控制人张文中“被有关部门调查”使其未来不确定起来。张文中于2006年11月12日辞去了物美商业董事长职务,随后又在11月27日辞去执行董事一职。
    事实上,在有关张文中“出事”事件中,传言最多的便是围绕其早年间发展可能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创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物美起初发展并不理想,自身实力较弱,也很难寻到合适的店址。最终,张文中找到了“托管国有商业网点”这一妙招,即通过和被托管企业的上级单位签一份长达20-30年的托管合同,在物美经营期间给上级单位适当的资产占用补偿,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原企业的职工收入不降低,而经营管理和盈亏则完全由物美负责。
    物美以“托管”曲径获得成功,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并不完全规范的操作方式有潜在风险:其一,托管并未涉及国企产权转移,很容易引起有关资产归属乃至流失的争议;其二,托管方式只是获得了店面的经营权而非所有权,一旦合作发生纠纷,则面临失去店面的危险。
    如今,张文中离去以后,尽管物美商业声称,张文中的辞任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物美商业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因为其发展模式已深深打上了张文中个人的印记。而如今张文中所涉的问题尚未清晰,外界不可避免地持有观望情绪。
    试图全力打造新华百货
    正因为此,物美集团总裁李凤江表露了物美对第一家百货门店的期望。他透露,自2006年11月新华百货在北京新街口开业以来,销售业绩在持续增长,而在零售业内占据北京市场份额25%的物美集团,也对拓开百货业大门的第一家门店有更多的要求。
    事实上,物美在去年4月收购了银川上市公司新华百货60078527.7%的权益后,发展不甚理想。当时物美的本意是想利用银川新华百货的供应商网络发展西北地区百货业,同时业内也有传言,物美希望通过收购新华百货实现间接进入A股市场以募集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更多的收购计划和发展。
    然而时至今日,物美不仅没有实现借壳A股融资,而且在利用银川新华百货的供应商网络发展百货业上也进展甚微。据了解,目前物美除了获得授权使用银川新华百货商标外,二者在物流、供应商资源合作等方面无甚进展。
记者就此向李凤江求证,他解释说,北京的新华百货和银川的新华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并无直接的股权联系,此“新华百货”非彼“新华百货”。北京新华百货为物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银川新华百货授权物美集团使用“新华百货”商标,双方有人才经验的交流却并无业务往来。
    “之前的4个多月新华百货可以说是在‘练内功’,车国荣负责全面工作以来至今,新华百货内部管理正不断实现优化。”李凤江对此前人事变动如是评论。
    车国荣,北京新华百货新任常务副总裁。其堪称是北京“老百货人”,1980年开始进入百货业,1998年进入物美,2004年初筹划了北京恒基燕莎百货的开业并主管运营,2006年12月下旬正式来到新华百货。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风波,难免会对北京新华百货将来的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