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获悉,上海的“老字号”———第一百货商店将于明年斥资1.58亿元启动71年来规模最大的整修计划,届时,大厦内的软硬件设施将全面升级换代。业内人士认为,改造后的第一百货商店可能还会坚持大众化路线,但在品牌引进上会有大幅度调整。
据了解,在上个世纪,第一百货商店始终占据着中国零售业的龙头位置,而在近几年来的零售业销售排行榜中,却始终与上海三强无缘。装修陈旧、品牌保守、经营策略跟不上成了制约“老字号”发展的重大障碍。
据悉,第一百货的整修计划,是百联集团“一百商城”概念的最后一环。根据百联集团的构想,上海第一百货和东方商厦南京东路店、百联世贸将沿六合路呈“非”字形一路排开,通过天桥和地下通道连为一体,形成南京东路上最大的销品茂。上海百货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浏河表示,百货业的改造不光要考虑自身的经营定位和策略,还应综合考量整个商圈的结构与功能及竞争势态,引入的多种业种和业态必须要有特色,避免同质化的现象出现。
百联集团曾委托专业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南京路商业街做专题调研,几家“老字号”都经过股份制改造,销售业绩多年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来大都“力不从心”,盈利能力下降,虽身处南京路黄金地段,却难发挥“黄金效益”。老字号谋新生成了南京东路商圈面临的新课题。
自去年九月开始,南京东路沿线历史最为悠久的百货商店之一的中联商厦开始其改造及营业格局调整计划。同在南京东路沿线的新世界( 16.78,0.18,1.08%)商厦也进行了调整计划。该轮改造过后,商场的老楼和新楼的营业空间将全面连接并使营业面积新增20,000平方米。在该商圈内,目前已在建的除了宏伊国际广场以外,廖创兴国际广场、南京东路的恒基地块也已经启动,在未来三年中还会启动两个地块,条件成熟以后将公开进行招投标。
据黄浦区经济委员会有关人士分析,南京东路步行街今后的定位是“大众高端”,从国际品牌来说是以二、三线品牌为主;南京路老的四大公司也(市百一店、时装公司、华联商厦等历史名店)将面临结构调整,计划三年内将14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引进国际品牌以及民族精品。按规划,整个南京路地区将打造一个核心的商务商贸区。
融资主要用于拓展新店
新世界百货计划把集资所得的款项约5亿港元用于未来在内地收购新的百货店,约6亿港元用于向有关业主收购百货店所在的租赁物业,约4.5亿至5.5亿港元用于未来三年在中国内地若干大城市,如鞍山、南京及重庆开设新百货店,约2.5亿元用于装修新店。
新世界百货于1993年成立,是首批进军内地零售市场的境外投资者之一。新世界百货目前在内地有22家以“新世界”命名的百货店,在上海有6家以“巴黎春天”命名的百货店。其中16家为自有店,12家为管理店。公司的百货零售连锁网络覆盖香港及内地15个重点城市。
新世界百货定位为中国中高档零售市场,主要集中销售时装、配饰、珠宝及化妆品。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三个财政年度内,公司复合年增长率达27%。2007财政年度全年纯利预期将不少于2.65亿港元,按年增长率高达67.7%。
新世界百货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有百盛百货、太平洋百货和各地区域型百货连锁公司。这几年新世界百货在内地拓展速度非常快,在个别城市甚至以密布网点的方式来阻击后来者。但是业内人士亦指出,在具体经营层面,新世界百货将需要更加精耕细作,提高单店盈利能力。
昨日,其母公司新世界发展开盘19.7港元,收报于19.96港元,微涨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