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业飞得更高

发布时间:


张子瑞 实习生 尤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恰似形容深圳这座城市的品格。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特区经历了27年的探索发展,以年均27.3%的增长速度,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累计创造了超过3万亿元的GDP。200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达2374.11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外贸出口1361.08亿美元,增长34.1%,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
  深圳是金融业总部基地。国内全国性银行及政策性银行悉数在深设立机构。总部在深圳的证券公司有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等19家。基金管理公司总部设在深圳的也多达15家。
  深圳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华为,一个令深圳人骄傲的知名本土企业。成立还不到20年,2006年销售收入就已达到656亿元人民币,在全国电子百强者中位列前茅。
  随着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深圳的商业逐步提升,深圳人也得以享受到层出不穷的新消费体验。近年来,深圳已形成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深圳的零售企业在业态引进方面结合中国国情,敢于创新,最先把生鲜食品引入商场,在商场建造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等厨房工程。同时摸索出了“超市百货化,百货超市化”等各种新型业态模式,将传统百货与现代超市完美结合。
  其实,从2000年开始,深圳的商业发展就进入加速期。5年间新增商业网点12万个,涌现出10个商业中心,《市场报》于2005年3月1日在第十八版以《深圳将成购物天堂》为题进行了报道。
  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实施,深圳借助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全国港产货物的最大销售和转运市场,并带动深圳商业的更快发展。
  深圳市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的深圳市商业发展规划中:到2010年,深圳要建设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商业城。基本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全面衔接,把深圳建成中国与世界经贸、商品交流的枢纽和亚洲地区繁华的商业都市之一,成为国际银行、跨国公司、综合商社等分支机构集中的地区,国内外游客和深圳市民的购物天堂。可以说,今日的深圳已提前实现了这一规划,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