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三季度GDP将同比增长11.4%

发布时间: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季度分析课题组的报告认为,由于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由过去的9%-10%提高至11%-12%。报告预计,三季度GDP将同比增长11.4%。
  报告认为,二季度GDP增长11.9%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过热,因为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明显提高。此外,当前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CPI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高物价的态势。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提高,高增长是供需条件发生变化的必然反映;物价涨幅虽然较高,但是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驱动力发生变化,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贡献率提高,经济增长的结构、方式以及质量正在向优化的方向转变。预计三季度GDP增长11.4%,投资和消费均保持较快增长,但出口增速将有所减缓,外贸顺差增长减慢将成为三季度经济增长稳中有降的主要原因。今后一段时期,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处理好房地产调控中限制需求和增加供给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
 
 三季度经济增长预测
 
  1、三季度GDP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随着经济增长物资和资金约束环境的改善,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推动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日趋均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较强,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有望继续延长。但与上半年相比,由于受多种政策的滞后影响,三季度经济增长将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初步预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1.4%左右,增速和上半年基本持平,但低于二季度11.9%的增速。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主要由于:
 
  一是在经济高增长背后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产比重偏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快速增长等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落后工艺设备继续服役等问题较为严重,各地方政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快速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速将有所影响。
 
  二是目前国家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连续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加大了社会保障支出、压缩经济建设支出等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力度,这些政策有利于减少货币流动性、控制信贷增长、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达到对经济适度降温的目的。
 
  三是下半年正式实施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调控政策,将会对出口高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预计三季度出口增长将低于上半年,三季度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有所降低。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将保持高位
 
  今年上半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46078亿元,增长26.7%,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农村投资8090亿元,增长2.5%,比一季度加快4.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出现高位反弹的原因有:
 
  一是由于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升。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4%,新开工项目增多、计划总投资增加是上半年投资高位反弹的重要原因。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高开高走,二季度继续加速。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87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约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对总投资反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6%和30.2%,分别快于东部增速13.3和7.9个百分点,中西部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0.5%和18.6%,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2和0.3个百分点,中西部投资增长对总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看,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反弹的势头不会明显改善。初步预计,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8%,增速均略高于上半年。主要原因是:
 
  第一,企业家看好经济前景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