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家居租赁店“邦家”:打造大租场

发布时间:
国内首家家居租赁店“邦家”:打造大租场
  
  2008年12月12日,国内首家家居租赁店邦家租赁在广州开张,其CEO蒋洪伟运用“不是船靠岸,而是岸靠船”的逆向思维,改变传统家居用品销售渠道、打造“大租场”的新商业流通模式,将企业积压的库存变为“活钱”,让消费者的“资产消费化、消费资本化”。这一模式不仅吸引了广州兆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香港美满投资公司等几家风投机构共同投入了首期3亿元启动资金,还引起了国内部分风投以及美国前两大租赁巨头HomeEssentials和巴菲特旗下的“寇特”的注意,寇特公司表示今年将参股邦家。
  “以往产品市场渠道主要是‘经销商+卖场+专卖店’的形式,传统卖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和家具行业的中低端市场。然而,这样的卖场无论怎样改变,在销售形式上永远摆脱不了与消费者的‘售卖’关系,即使做到最大顶多也是家具行业里的‘国美’、‘苏宁’。”蒋洪伟预测说,如此发展下去,未来企业肯定由于过度依赖大型家具连锁渠道,最终利润不仅被渠道蚕食殆尽,还面临大量库存积压困境。不过,租赁却可以改变这一切。根据邦家的规划,3年内将在一线城市开设15家直营旗舰店,5年内开设50家直营连锁旗舰店及50家中心店,初步在全国一线城市形成品牌效应和连锁规模。
  据有关数据统计,从家庭到企业、事业单位,中国积压着大量利用率低的家电、家具、设备、汽车、工具及用具,至2006年底全国乡级以上的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累计总值达33276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全国商业、乡镇企业的库存,其总值已逾7万亿元。而发展实物性租赁则是把“死货”变成“活钱”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调动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财产、调剂余缺、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使用价值的一条重要通道。
  蓝博智业营销机构首席顾问赵为民点评说:国外很多成功的租赁企业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租赁业务,比如汽车、奢侈品、健身器材等,因为专一所以做得很专业,是“专而精”;邦家则是多领域大跨度经营,租用品涉及多个领域,“大而全”虽好,但是对企业的考验更大,更不易操作;由于产品来源多,所以与上游厂商建立流畅的供应链就显得十分重要。国外的专一领域让企业一般与上游商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对邦家来说,与所有渠道都建立密切关系是一个挑战;此外,因为国情和体制不同,邦家还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中的低租金方式来占领市场,所以,目前租金还没有低到让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情况,邦家模式还需等待市场的检验。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