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零倒挂”逼迫连锁药店贴近盈亏边缘

发布时间:
“批零倒挂”逼迫连锁药店贴近盈亏边缘
  10月22日零时起,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指导价下降,涉及品种和规模影响的药品大约有200种,其中有20%会出现价格批零倒挂。一些平价药房主营处方药,受影响较大。”广州某大药店连锁企业老总何科(化名)说。“降价令”涉及的基本药物有296种、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整体降价的比例达到45%,平均降幅12%左右。剩余的49%的药品价格未调整,仅有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140多种降价药中,涉及批零倒挂的药品有40余种——这是石家庄一家药店在执行《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后的经营状况。按照往年药品降价后的“惯例”,这些老百姓的习惯用药是否又会因没有厂家再生产而消失?紧接着,是否又有一些同样工艺、疗效的药品“改头换面”高价而来?石家庄各大药房人士认为,此次药价的调价幅度是最大的。按照新医改的基本药品目录,本地各大药房某些药品出现了“批零倒挂”(药房售卖的这些药品进价高于调价后的零售价)现象。
“降价令对医院影响有限,公立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在药价上有政府补贴,承压能力大一些,但药店连锁不但没有得到这部分的政府资源,在税收上也没有减免的优惠。”何科透露,考虑到广州药店连锁在新医改市场上遇到的问题,有关方面似乎也开了个“口子”:“假如用医保、社保资源购药,一律严格按国家指导价销售。而自费现金支付,则可以临时维持原有价格。”
“企业的挖潜办法,一想再想,物流的成本也省无可省,现在只能在工业生产环节上能否再挤出一点利润空间了,否则将有大批的药店在这次降价令中出局。降价令带来全国性药品零售业的共性问题,有药店以自营的品牌代替批零倒挂严重的畅销名牌产品,但是实践说明,消费者对这个接受的程度不高。除非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医改中给药店一点政策的扶持,如确定有优势的医保报销比例等,否则行业的生存影响不到半年就会强烈展现出来。”何科坦言。              (南都网)